《中国传记评论》杂志,半年刊,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,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,题材新颖,信息量大、时效性强,其中主要栏目有经典衡鉴、传记跨文本研究、传记作家创作谈等。
《中国传记评论杂志》紧跟学术前沿,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外古今传记文学文本、文献及其理论问题。杂志设立了多个特色栏目,如“中国古代杂传整理与研究专题”、“特稿”、“综论”、“经典衡鉴”、“传记跨文本研究”以及“传记作家创作谈”等,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、多元的交流与展示平台。其中,“特稿”专栏发表名家新论,而“未来论坛”专栏则发表学界新秀的高论,这种设置既体现了对资深学者的尊重,也展现了对青年学者的扶持与鼓励。
该杂志强调稿件的原创性和学术性,要求投稿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深度,能够反映当前传记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。同时,杂志还注重文献整理工作,欢迎具有考据性、实证性、基础性的文献整理成果,以此推动传记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。
《中国传记评论杂志》已被中国知网等主要数据库收录,所有文章全文均可在中国知网等平台查询、阅读和下载。这不仅方便了读者的获取与使用,也极大地拓宽了杂志的读者群和影响力。此外,杂志还通过与国际学术界的密切合作,成为了传记文学研究领域内的重要学术平台,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,也为传记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经典衡鉴 传记跨文本研究 传记作家创作谈等
(1)论文各层次标题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,标题层次一般以三级为宜,最多不超过四级,一级用 1,2,3……; 二级用1.1,1.2,1.3……; 三级用 1.1.1,1.1.2,1.1.3……。
(2)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求:必须写清文章题目、作者、正文、工作单位、电话、地址、邮编;多位作者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,排好先后次序。
(3)所有投稿在形式上应当符合国家著作权规定、公认学术规范和本刊编辑体例。
(4)参考文献为标注具体出处(页码、时间等)的实引,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顺序置于文末。
(5)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。译者应保证译作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机构的任何可能的权力。
(6)引注应能体现所引文献资料的信息特点,应与其他文献资料相区别;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的准确来源,方便读者查找;有引有注,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。
(7)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,要简洁凝练。避免出现研究背景介绍、概念界定、对研究的评价性文字。尽量避免使用特殊符号和公式。
(8)图题、表题均采用中英文对照表述,中文在前、英文在后,图、表均需有编号和标题,图、表题号及图中曲线号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。
(9)详细描述用于实施基金项目的研究方法和设计。包括采集数据的方式、实验设计或调查问卷的构建等。
(10)引用国际组织机构报告时,应标明机构名,报告名,编号,第几页或第几段,但联大决议和安理会决议等可略去机构名和报告名,直接在UN Doc.后标出文件编号。
中国传记评论杂志在线订阅 半年刊
主办单位: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
¥236.00/1年
人气:66
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,请联系出版商。